东方文库 > 演讲稿 > 爱岗敬业演讲稿 >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

| 琳瑜2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

扶贫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那么你想知道关于扶贫工作发言要说些什么吗?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欢迎大家来参阅。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1

肖咀乡共辖6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3840户、14290人。在双联行动暨精准扶贫工作中,共有9个帮扶单位,314名帮扶干部帮扶全乡983户精准扶贫户。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行动和一号工程”的政治责任,发挥区位优势,周密安排部署,深化深化双联行动“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工作要求,主动出击,协同努力,坚持把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了民生大改善、干部受教育、机关转作风、发展上水平的叠加效应,年底可实现2个贫困村、747户346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77%。现就自己一年来双联行动暨精准扶贫工作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一、理清思路,靠实责任,聚合双联扶贫力量

为使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互补互促,我先后组织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召开专题会议9场次,进村入户调研12次,全乡870户贫困户入户率达到100%,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理清思路,主持提出了“实现一个目标(全乡整体脱贫)、完善两项保障(卫生、教育)、拓宽三大门路(技能培训、产业培育、金融支撑)、夯实四项基础(饮水、住房、交通、电力)、的“1234”双联扶贫工作思路,并认真坚持“三高”责任制(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研究制定了《20--年双联行动工作安排》、《20--年肖咀乡精准扶贫工作要点》以及《督查工作方案》等文件10余份,明确了目标、靠实了责任,严明了纪律。切实靠实工作责任。同时,整合各级帮扶单位干部资源,挑选县直及乡级23名帮扶干部分赴6个村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同时,选派2名优秀年轻--到西沟村、铁赵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指导双联、精准扶贫等工作。

二、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

坚决把双联行动暨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点,以脱贫攻坚统揽全乡发展全局,率先垂范,全力打赢双联脱贫攻坚战。一是以身作则,带头引领。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我联包肖咀村张宝堂等4户贫困户,在双联扶贫工作过程中,我坚持定期走访,促膝座谈,梳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计划,帮助2户协调贷款共6万元,帮助3户新建卫生厕所3间、帮助1户新建暖棚猪舍2间,为2名有务工需求的贫困人口联系务工单位1处。目前, 4户联帮户中有2户今年年底可实现脱贫,其他2户明年可实现脱贫。通过实地帮扶,切实为所联贫困户解决了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也为全体帮联干部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动员干部,主动作为。通过召开会议、谈心谈话等方式,使全体帮扶干部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时不我待”的担当意识,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能扑下身子为所联贫困户翻修房屋、协调贷款、搭建厕所、指导产业,真正把贫困户的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既当好了双联扶贫的“指导员”,又当好了扶贫攻坚的“排头兵”,贫困群众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发现能人,模范引领。在进村入户帮扶工作过程中,我通过发现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围绕“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脱贫户带贫困户”等 “传、帮、带”模式,充分调动他们的帮扶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为双联暨精准扶贫工作探索了新的路子。

三、找准靶心,精准发力,双联扶贫成效明显

认真贯彻省、市县会议精神,将全乡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精确锁定在西沟、铁赵两个贫困村及全乡983户、454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上,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脱贫倒排序,20--年脱贫户140户656人,20--年预脱贫747户3469人,下剩123户539人,贫困率为3.77%,并认真对照县委“1+18”工作方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真扶贫、扶真贫”的原则,精准发力,分类使策,精准帮扶,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夯实基础设施。大力实施“饮水、住房、交通、电力”四大工程,新打铁赵村枣卜洼机井1眼,维修老庄村庄子组机井1眼,寨子村岘子洼压埋自来水管道3公里,玉皇沟新打小电井24眼,全乡自来水入户率72.5%,贫困户安全饮水率达到100%;异地扶贫搬迁现已完成29户;完成危房改造61户,贫困户安全住房率100%;完成卓堡塔洼、铁赵东畔等通组砂石路5条13.5公里,维修加固岘子洼土岘子一处;新修铁赵村里刘、老庄村新庄通组水泥路6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100%;完成西沟村30户、铁赵村8户新农村贫困户照明电入户,自然村通动力电、贫困户通照明电均达到100%。二是培育富民产业。紧紧围绕“塬面苹果、山区苗林、沿川瓜菜、全乡草畜”产业发展目标,全年新栽果树2750亩、补植130亩,其中贫困户1020亩;完成寨子村三卜湾至肖咀柳义川流域苗林工程10863亩,栽植核桃树150亩,其中贫困户3210亩;新建镀锌钢架大棚58座,恢复水泥骨架大棚39座,钢架大棚105座,其中贫困户27亩;新增规模养殖16户,建成林下综合养殖场1处、专业养鸡场1处,其中贫困户4户。三是强化社会保障。围绕“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强化社会服务保障。新建铁赵村标准化卫生室1个,维修改造卫生厕所191户,村级卫生室100%全覆盖,贫困户卫生厕所或简易厕所达到100%;新建西沟村、铁赵村幼儿园2处,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共培训贫困户富余劳动力844人(次),实现了户均1人以上掌握1门实用技术的目标;新建乡村舞台4处,乡镇综合文化站1处;新建铁赵村电子商务示范店1个;成立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6个,共完成金融贷款474户、2214万元。

四、强化保障,改进作风,巩固扶贫攻坚成果

以优良的干部作风作为保障,贯彻落实双联行动“六项制度”,不断巩固扶贫攻坚工作成效。一是进一步落实双联驻村工作制度。聚焦“六个精准”,落实“六大任务”, 强化驻村工作队的担当意识、作为意识、服务意识,真正使驻村帮扶工作队成为双联扶贫的“指导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产业发展的“技术员”、贫困群众的“勤务员”。二是进一步改进帮扶干部工作作风。继续深化群众路线教育成果,不断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促使各级帮扶干部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集合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三是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引导作用。充分展示“群众主体参与、党员先锋引领”的脱贫攻坚新途径,畅通党员致富带头渠道。变“输血”为“造血”, 强化党员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党员作用发挥,以基层党的建设助推双联扶贫再上台阶。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虽然我在双联行动暨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委的要求和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项目争取难度较大,扶贫攻坚后劲不足、少数干部职工作风漂浮,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双联扶贫工作要求、双联扶贫工作队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下一步,我将进一步认清发展形势,不断增强双联扶贫工作的紧迫感;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双联扶贫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严格廉洁自律,不断增强双联扶贫工作的荣辱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全力抓好双联行动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2

一、基本情况

1. 行政区划:--乡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面,10个行政村,55个村民组,面积127.47平方千米,截至20--年,常住人口126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520人,有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蒙古族等 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486人。

2. 经济数据:20--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万元,财政总收入--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元。

3. 农业数据:2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万元,粮食总产量--吨,主要有玉米、马铃署、养牛、养猪等农业产业。

4. 资源数据:全乡森林覆盖率71%,有林地--亩,耕地--亩,主要有煤炭矿产资源,油杉河旅游景区资源。

5. 历史沿革:--乡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面,地理位置为东经105°47.5′--105°57.2′,北纬27°19.1′--27°28.9′。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45公里,周边与百纳乡、大山乡、三元乡、雨冲乡和金沙县箐门乡以及百里杜鹃管理区接壤,长百线(长石至百纳)横贯乡境内,离杭瑞高速路8.5公里,距大纳路47公里。区域面长东西15.1千米,南北宽17.97千米。乡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在800-2100米之间,四季特征分明,气候宜人。区域内地形高差起伏较大,许多地方成悬崖峭壁之势,河谷深切,呈山高谷深之态,以中山地形为主,境内平均海拔1475m,山地区面积占47.4%,丘陵区面积占42.7%,山间平坝区面积占9.9 %。区内碳酸岩地层分布广泛,在岩溶地层区,岩溶发育强烈,形成了峰丛、漏斗、溶洞、溶蚀裂隙、洼地、落水洞和地下暗河等岩溶地貌;非岩溶地层区,山顶普遍为山原缓脊地貌,山麓坡面、坡脚及山间盆地平缓地带常存在厚度较大的残坡积物。

6. 扶贫情况:我乡是二类贫困乡、有10个村,其中:共有7贫困村(一类4个,二类2个,三类1个),非贫困村3个。20--年建档立卡--户贫困户,--人贫困人口,计划减贫1377人。主要发展了玉米、马铃署、养牛、养猪等扶贫产业。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市、县委主要领导联系我乡的有利时机,在市、县直各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实施“集团帮扶,整乡推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切实推进我乡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全乡减少贫困人口440户,137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末的5873元,提高到20--末年的6550元,人净增677元,增长幅度达到11.5%。

1、加强领导。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四法”工作,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精准扶贫“四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作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任副组长,在职领导干部、乡党政办公室、乡扶贫工作站、乡财政分局,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乡党委、政府分别召开了相关会议,20--年3月13日,由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全乡各村支书和村委主任会议,重点要求要把全乡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通过认真相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20--年3月17日,按照20--年3月16日县委、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业务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由党委书记主持再次召开全乡各村支书和村委主任会议。进一步核实全乡贫困人口,同时做好扶贫户、扶贫低保户的信息采集工作。20--年5月17日,县委、政府召开了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工作会议,为了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在20--年5月19日下午4点,乡党委、政府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传达5月17日召开的大方县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并结合实际安排部署本乡工作。乡党委、政府在20--年5月20日召开了乡村干部培训会议,宣传了贫困农户档立卡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全乡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

根据大方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1)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20--年5月21至20--年5月27日,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

(2)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在20--年5月28日至6月3日各村公示了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3)乡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乡按照各村上报的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乡在20--年6月日公示了初选贫困农户名单。

(4)按照市、县的通知,20--年7月28日至8月15日,--乡通过10个村核实,村级公示、乡级公示,新增了低保户和五保户为贫困户。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经统计20--年末,全乡有20--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1604户,3510人,其中:扶贫户244户,773人。扶贫低保户170户,416人。低保户706户,969人。五保户59户,60人。

3、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省委“创新产业扶贫开发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机制撬动五个力量”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要求。

二是构建“一套机制”, 即十子法。 探索构建“十子”机制,推进精准扶贫。

具体是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按照识别贫困农户的方法和步骤,经统计20--年末,全乡有20--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1604户,3510人,其中:扶贫户244户,773人。扶贫低保户170户,416人。低保户706户,969人。五保户59户,60人。现有县级三个单位帮扶三个村,解决农户购买肥料资金困难问题,投资6.39万元。梳辫子,建分类机制。通过分类,全乡划分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贫困人口。其中,无劳动能力需要社会保障兜底的低保户和五保户有765户,--人,有劳动能力但需要实施通过发展产业、技术培训和改善基础设施实现脱贫的贫困户有414户,--人。结对子,建驻村机制。按照县委、政府安排,全乡县、乡、村在职班干部的按照“54321”结对帮扶要求,共计帮扶干部220人,帮扶贫困户839户,2481人。全乡10个村,已安排驻村工作组9个,帮助村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找票子,建融资机制,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争取小额贴息贷款60万元,解决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解决村民的资金困难问题,为村民多找票子想办法。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为了全乡10个村各项工作,近几年,--乡选派了三名乡级干部到村担任村支书或是村副支书,三位干部都很好地发挥了选派村干部的优势和作用。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三是突出“一个抓手”, 即抓手法。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四个具体”,制定一个总的“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六块工作制定了单项实施方案,形成了1个总的“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带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全乡共计帮扶干部220人,帮扶贫困户839户,2481人。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全乡计划实施养鹅--只,项目覆盖8个村,778户,现正在询价采购。计划种植石榴800亩,项目投资40万元,现正在组织宣传发动。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实施方案,计划举行雨露计划三位一体增培训100人,投资1万元。现已争取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补助对象3人,补助资金每人--元。金秋助学补助对象5人,补助资金每人1500元。完成黔深雨露直通车任务4人。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全乡完成实施60户,投资91.5万元,在10月底全部实施结束。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实施方案,乡计划实施生态移民1000人,报告已上报。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完成实施通村公路硬化4.7公里,投资235万元。完成实施一事一议通组公路硬化3.1公里,投资155.81万元。完成“四具体”工作方案7个子方案的“1+7”工作方案。

四是实现“一个突破”, 即产业链法。要在产业链上发展,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破。通过产业链生成和发展要素的主动链接,链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核心要素和科技、教育培训、融资、特色品牌4个保障性要素,有效整合产业扶贫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民尤其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4、做好20--年减少贫困人口的工作

乡党委、政府根据各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做好20--年减少贫困人口的分解工作,做好20--年减少贫困人口的计划,有目的性帮扶贫困农户。按照县委、政府分解的任务,--乡20--年完成减少贫困人口--人。

5、项目实施情况

20--年实施好历年未实施结束的财政扶贫项目,重点实施20--年至20--年项目。20--年实施项目总计10个,总投资--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3

--们:

今年是我县扶贫工作新旧交替的一年,“--”期间的--个贫困村将实现脱贫出列,新定--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将全面拉开帷幕。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对我县新一轮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要求,迅速行动起来,以扎实过硬的措施和作风,确保扶贫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刚才,----宣读了《关于20---20--年县直部门分包贫困村、开展社会帮扶工作的通知》,希望大家按照通知精神,结合自身工作,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扶贫帮扶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

扶贫开发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重大的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开展定点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精准扶贫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党的--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新机制,是党和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通过贫困人口识别、致贫原因分析、分类指导和深入推进“到村到户”联络机制,多层面、多渠道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对精准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切忌喊口号。省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政治敏感性,提升认识水平,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上来。

(二)开展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需要。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20--年我县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乡村及贫困人口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短板,贫困群众不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开展精准扶贫,就是通过点穴式、保姆式、套餐式的帮扶,增强贫困家庭增收致富的能力,确保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确保全县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开展精准扶贫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现实检验。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干部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扶贫帮扶工作由过去的扶贫到乡到村,细化到户到人,需要帮扶干部入村到户“一对一”帮扶,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任务更重。是对帮扶干部宗旨观念、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一次检验,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希望各帮扶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负责帮扶工作,确保帮扶任务圆满完成。

二、明确要求,把握重点,切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为做好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深入研究部署,总的要求是:围绕一条主线,把握三个关键,抓好四项重点。

一条主线:

就是“全面启动、竞争使用、精准扶贫、产业富民”,以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以改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关键、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抓手、以122个贫困村为主战场,走“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和谐稳村、群众建村”的路子,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三个关键:

一是把握精确界定这个前提。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帮扶对象的界定标准和条件要求,建立一套有效、合规的识别系统和审批程序,真正把贫困居民列入帮扶范围。要开展到村入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环节,层层把关,确保应帮尽帮、帮急帮需。

二是把握精确帮扶这个关键。贫困居民界定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五个到村到户”,即: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三是把握精确管理这个保证。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帮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帮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四项重点:

一是增强群众主体意识,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开展入村到户帮扶的工作队员要当好“宣传员”。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要宣传精准扶贫新政策,真正让党的好政策进入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还要向农民群众宣传扶贫开发的意义,真正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抢抓精准扶贫的难得机遇,力争早日脱贫致富。

二是帮助群众理清思路,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各帮扶单位和帮扶队员要找准贫困对象致贫的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方案。对于因智、因病、因残致贫的,要进行生活扶贫,符合条件的可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对于缺乏技能或缺少发展资金的,要进行发展扶贫,借鉴前一轮扶贫开发的经验,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帮扶。第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精准施策,因村选业,因户定项目,通过贴息贷款、产业直补、扶贫互助资金等途径,切实解决发展资金难题,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力争做到每村有一个产业,每户有一个致富项目。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大力发展棚菜种植、特色养殖和皮毛加工等扶贫产业。积极培植各类种养专业大户、个体加工户,通过树立典型,帮助农民调、引导农民种,扶出增收致富的产业来。第二,加大科技帮扶的力度。各单位要加大科技帮扶的力度,及时为各村送技术、送信息。要加快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培训农民、指导农民,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农民增收的现实成效。特别是对有林果、蔬菜种植基础的村,要加大科技帮扶力度,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提高果菜品质,进入更大的市场,卖出更好的价钱。第三,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既能带来直接的现金收入,更有助于开阔视野,活跃头脑,掌握更多的致富信息,增强自我发展、自我致富的能力。要广辟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开展适用知识与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引导更多的群众走出家门打工,返回家乡致富。

三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群众多集中在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的村,客观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帮助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是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群众感受最直接、最得实惠的实事。这些基础设施靠一家一户很难解决,必须整合各方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今后,上级扶持三农的专项资金将更多的投向这些乡村,各帮扶单位也要舍得投入资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为各村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两委班子领富带富的能力。很多富裕村的发展实践证明,思维开阔、坚强有力的两委班子是村里发展致富的重要条件。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也是这一轮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此轮帮扶任务的期限到20--年,各单位要一帮到底,“两委”班子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帮助的效果,各帮扶单位一定要重视帮扶村“两委”班子建设,配合乡镇党委、政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要在帮扶中发现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用心培养,积极向乡镇推荐,争取帮扶结束时,每个村的两委班子都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扶贫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扶贫帮扶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个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扶贫帮扶活动取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世岩书记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要加强调度,真帮实干”。同时,县乡分别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机构,县领导小组由李红星--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农开扶贫办高全义--任办公室主任,县帮扶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做好工作队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等工作。各派驻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将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制定开展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县直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驻村扶贫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扶贫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扶贫帮扶工作顺利推进。

(二)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单位都有参与帮扶工作的经验,因此,做好本轮帮扶工作,重点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用好的机制推进工作,取得好的效果。一是完善人员调配机制。各部门所帮扶贫困村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原则上驻村干部驻村时间要达到一年以上,如需轮换,要按照----刚才宣读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报批后,方可轮换。帮扶单位不仅要在资金、物质上对帮扶村给予倾斜,也要高度关心帮扶队员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必要的后勤保障。二是完善定期通报制度。对帮扶工作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制度。各帮扶单位、帮扶工作组要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按计划推进工作,工作推进情况每月5日前报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扶贫开发办要及时跟进工作的督导督促,做到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三是完善定期例会制度。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对帮扶工作定期进行调度,交流帮扶经验,推广先进典型, 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确保帮扶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

(三)创新工作方法。活动能否取得实效, 驻村干部是关键。在此,对驻村干部提出四点具体要求:第一,调查摸底,掌握村情。这是开展帮扶工作的第一步。大家要深入村组农户,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帮扶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第二,找准问题,明确重点。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帮扶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驻村干部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分清轻重缓急,着力--一些最现实、最紧迫、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力争驻村期间办成几件看得见、摸得着、见成效的实事。第三,摆正位置,维护稳定。驻村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处理好与村级组织的关系,做到指导不添乱、帮助不包办、监督不对立,在内尽力出谋划策,在外当好桥梁纽带,努力成为党的惠民政策的宣传者、落实者,农村经济发展的参谋者、推动者,团结稳定的促进者、维护者。第四,严守纪律,当好表率。驻村干部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 主动与群众交朋友、结亲戚,以扎实细致的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树立起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强化督导检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担负起督促指导主体责任,经常深入帮扶村进行督查指导。两办督查室、监察局要定期、不定期对驻村帮扶工作和驻村队员遵守工作纪律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作风不实,未经请假擅离职守的工作队员,发现一次给予通报批评,发现两次给予警告,发现三次给予组织处理。县委、县政府将把扶贫帮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并将帮扶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内容。

--们,扶贫开发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深入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打好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战,为--经济社会发力提速、跨越赶超,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4

--们,当前,扶贫攻坚进入了冲刺攻坚和决战决胜阶段,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范围全区扶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动员部署全区扶贫攻坚和脱贫摘帽工作。全区上下一定要迅速行动起来,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意志和勇气,合力攻坚,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锁定目标,按步骤推进,确保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有效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市扶贫攻坚的时间节点为20--年基本完成、20--年打扫战场。

区委、区政府经过广泛深入研究,决定我区扶贫攻坚的时间节点为20--年全面实现“越线、销号、摘帽”。也就是到20--年底,实现--人贫困人口收入越过贫困标准线、--个贫困村全部销号,摘掉国家重点贫困区县帽子。其中,20--年底,实现--个贫困村--户--人脱贫;20--年实现40个贫困村--户--人脱贫。

到20--年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任务重、时间紧,我们必须举全区之力,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确部署、分步推进。为此,区委、区政府把全区扶贫攻坚工作分为4个阶段,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是动员部署阶段。时间节点为20--年7月17日前。截至今天,第一阶段工作基本结束。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大体摸清了我区扶贫攻坚的基本情况,明确了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二是调整完善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宏伟书记亲任组长,我任第一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区扶贫办实行集中办公,抽调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

三是调整完善了区级领导、区级部门对口帮扶贫困村方案。向贫困村派驻的65支工作队已组建完成,今天下午将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请各个工作队尽早到位开展工作。

四是制定印发了《全区扶贫脱贫工作方案》,正在制订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意见以及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今天的会上要印发《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全区之力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请每一位参会--认真阅读,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区扶贫办,以便尽快下发实施。

第二阶段是制定规划阶段。时间节点为20--年7月31日前。这一阶段主要是完成全区面上和点上扶贫状况的调研,理清扶贫脱贫的思路,细化行动方案,绘制脱贫路线图。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区级层面,全区要制定总体扶贫脱贫规划,包括推进的时间进度,区域分布、主要措施等;各相关部门要制定本部门、本系统的扶贫脱贫规划,比如,农委要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卫计委要制定卫生帮扶规划,教委要制定教育扶贫规划等。二是乡镇层面,各乡镇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制定本辖区扶贫脱贫规划。扶贫规划要包括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拟采取的脱贫措施,项目支撑,时间进度等。乡镇要和行业主管部门一起,对项目、方案进行比选论证,进一步提高扶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65个贫困村要制定脱贫规划,贫困村的规划要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对每一个贫困户要建立台账,落实具体的帮扶措施,按时间节点管理。四是要提高规划的实效性。各乡镇街道、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摸底,对照脱贫标准逐项查找差距,认真梳理致贫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具体、可操作的贫困村脱贫、贫困户帮扶等规划,并将规划细化到具体项目、受益人、资金筹集等方面。

第三阶段是全面实施阶段。时间节点为20--年10月30日前。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落实进度安排,决战攻坚--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确保在20--年12月前,25个贫困村、--户--贫困人口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在20--年12月前,--个贫困村、--户--贫困人口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这一阶段要突出抓好五个重点工作:

一是要创新工作机制。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不能按部就班推进工作,必须创新机制,超常规推进。区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要研究涉及扶贫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机制,尽可能缩短项目前期时间;相关执法和审批部门要对涉及扶贫的项目和事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绝不能人为耽误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是要选准扶贫路径。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脱贫任务,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和项目支撑,选准路径是关键。一方面,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尽可能组织贫困人口就近务工,增加工资收入;另一方面,要帮助贫困户选择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项目,比如,养殖、蔬菜等,帮助贫困农民增收。

三是要加强涉农服务。贫困农民自身发展能力差,更经不起折腾,尤其要加强对他们的服务和保障。比如,对种养业,要加大农技、防疫等指导和服务,还要加强营销,帮助农户的产品卖一个好价钱,绝不能让贫困户农产品烂市。

四是要试点示范。对今年确定的25个贫困村,要配齐配强扶贫队伍,创新举措,综合施策,按照试点示范的思路推进,政策、资金、资源、项目要进一步集中。

五是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区级领导要带头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检查督查;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和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各项目牵头部门也要与区委督导巡查办、区政府督查室协同配合,抓好督查落实,确保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第四阶段是验收总结阶段。这一阶段分两步进行:今年12月前,完成对第一批25个贫困村的总结和验收,明年12月前,完成剩下的40个贫困村的脱贫总结验收。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扶贫攻坚政策和脱贫标准,加强与市上对接,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验收办法,按照“成熟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先进行自查验收,条件成熟时,积极申请市级验收,确保全面顺利通过扶贫验收。同时,要解决好局部、个别和最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巩固已脱贫的成果,严防出现大规模返贫。

二、聚焦精准,靶向施策,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各项任务。

在贵州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扶贫开发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着力在“六个精准”上狠下功夫、取得突破。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到村到户。强调,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我们要充分利用去年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成果,对65个贫困村、11430户40641人贫困人口进一步细化分类,弄清楚致贫的原因有哪些,贫困的程度有多深,能够通过哪些方式脱贫?弄清楚贫困村整村脱贫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发展哪些适宜的富民产业,脱贫难度有多大,等等。这项工作要在7月底前完成,以此进一步摸清“家底”、找准“贫根”、开好“方子”,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区有档,确保每村每户的贫困状况都一清二楚、脱贫措施都务实有效,从区到乡镇到村,每一级都有据可查、精确无误。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扶贫攻坚工作,最终要落实在项目上。我们要围绕贫困村实现“八有”、贫困户解决“八难”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规划到村到户的原则,列出贫困村项目清单,排出时间进度表,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实施的各个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如期完成。

初步预测,要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在交通建设方面,需新建村道36条110公里,改扩建村道390条897公里,新修人行便道1390公里。在饮水安全方面,需解决6.45万人的饮水安全。在住房改善方面,需改造及搬迁D级危房1609户,其中兜底搬迁208户。在村容村貌方面,需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处理设施451户。在主导产业方面,每个贫困村培植1-2个主导产业,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项目。在劳动力就业方面,拟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5000人,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户均就业1人以上。在教育方面,拟资助贫困学生2865人。在医疗卫生方面,需新建标准化卫生室2个,加强乡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配备,确保贫困村有标准化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1名以上。在文化方面,加大贫困村文化建设力度,确保通广播、通电视、通互联网率达100%;达到“村文化室1个以上、农家书屋1个以上、文化中心户1户以上、乡村文化队伍1支以上”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保障方面,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成员享受农村低保均达100%。在阵地建设方面,需新建标准化村级便民服务中心26个,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在金融扶贫示范方面:充分利用金融扶贫示范区的政策,加大对贫困户在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造血钱”,我们要在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上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在使用上,要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坚持对照扶贫规划列出的贫困村项目单子,实事求是做好项目资金测算,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有序安排项目资金;坚持对照贫困户单子,严格按照国家和市上相关补助标准,及时兑现各类直接补助和保障资金,确保精准兑现到户;同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贫困群众实际需求等,做好资金动态调控,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在管理上,要加强扶贫资金全程跟踪管理,严格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切实执行资金保障管理制度、项目验收制度,严格落实财政扶贫资金定期审计、检查、监督制度,防止扶贫资金被截留和移作他用。

(四)措施到户精准,因户制宜因人施策。在四届市委第135次(扩大)会议上,政才书记交办了精准扶贫的“九件事”。围绕贯彻落实这“九件事”,区委、区政府结合我区实际,确定实施“六个一批”的措施。我们要重点围绕这“六个一批”开展工作。

在产业扶持一批上,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要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多发展一些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效益产业,使这部分人通过发展生产实现稳定脱贫。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要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指导和服务,尤其要帮助贫困农民解决技术、防疫、市场销售等问题,真正实现产业增收。

在培训就业一批上,充分利用职教资源优势,与农户增收致富产业有机结合,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整合工业、农业、扶贫和人力社保等各个口子的培训资金,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培训机会,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谋生致富的本领。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要瞄准市场需求、农民需要的专业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医疗救助一批上,完善落实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防贫、脱贫的重要作用。这方面,请区卫计委、区民政局尽快对接市级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我区的具体办法。

在教育资助一批上,一个是要关爱“留守儿童”,加强管理和服务;再一个是要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资金困难而失学,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还有要切实解决好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以此带动全家人脱贫致富。

在扶贫搬迁一批上,要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加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重点瞄准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要将居住在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地方和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开发地方的贫困人口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同时要解决好搬迁人口后续发展问题,确保搬得出、有产业、能致富。特别是要真正地对贫困户整合资源,集中扶持,绝不能搬富不搬穷。

在民政兜底一批上,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对缴费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全额代缴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费。

(五)因村派人精准,结对帮扶到村到户。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目前,我们全区抽调260名干部组建了65支贫困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即将全部进村驻点。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要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强化责任要求,有效发挥作用,特别是区级部门下去的--要真正做到身下心下、扎根贫困村。

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助所在村(社区)党组织贯彻落实好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政策、新要求,落实扶贫任务,明确帮扶责任,强化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推进整村脱贫工作;要到组入户开展调查研究,找出致贫原因,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帮助“两委”研究制定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发展“见效快、管长远”的特色产业;要积极协调和落实本行业本部门和社会力量对所在贫困村(社区)的倾斜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切实为贫困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

另外,要坚持和完善区级领导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制度,区级各部门要继续抓好结对帮扶工作,切实落实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帮扶措施、帮扶效果,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要定户、定人、定责包干帮扶。

(六)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实现户越线村脱贫区摘帽。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必须实事求是、稳打稳扎,扶真贫、真扶贫,不能光靠动嘴皮子,而要靠实干、靠实的举措,拿出实在成绩来。要切实做到“四个防止”:一是防止“被脱贫”。一个地方的贫穷,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抓好任务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好,切忌搞形式主义、做“面子工程”,甚至做数字游戏、弄虚作假,让贫困人口“被脱贫”。二是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在脱贫指标上不搞平均数,要更多面向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让所有的贫困人口都达到脱贫标准。三是防止“富戴穷帽”。要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严格贫困户脱贫退出的程序和标准,避免“富戴穷帽”。四是防止“脱贫即返贫”。要正确处理好短期“输血”和长期“造血”的关系,要着眼长远在治本上下功夫,确保扶贫效果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防止今年脱贫、明年又返贫现象发生。

三、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要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任务,政策是保障,资金是关键。

我们围绕65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初略测算共需要投入6到7个亿的扶贫资金,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2到3个亿,产业发展需要1到2个亿,公共服务保障1到2个亿。

要加大筹措力度,主要渠道有:一是向上争取各类专项扶贫资金2亿左右,虽然这个压力很大,但是区级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千方百计争取,特别是要对接落实市上推出的“1+1+N”政策体系,确保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是整合区级各类涉农资金3.5亿左右,关于这点,区级有关部门要讲政治、顾大局,严格执行区委、区政府的资金整合方案,原则上上级对资金使用没有特殊规定的,都要拿出来由区委、区政府集中统筹安排;三是争取落实东西协作、圈翼帮扶、市级扶贫集团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1个亿左右;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争取小额信贷和其他金融支持1个亿左右。区委、区政府经过认真研究,重点将对贫困村发展、贫困人口脱贫实施5个方面的倾斜:

第一,优先安排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65个贫困村基础设施的布局,并加快落地实施。凡是通村的公路和电力设施、人畜饮水、垃圾污水处理、通讯广电没有覆盖到、需要打补丁的,不管是行政村,还是行政村下的撤并村,都由区级有关部门按照脱贫时间节点提前安排,确保今年脱贫的25个贫困村今年实施完成,明年脱贫的40个贫困村今年启动、明年实施完成。

第二,优先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村围绕四大片区特色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吸纳贫困农户就地就业。探索以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的参股资金,采取“保底分红”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农户参与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第三,优先保障贫困村公共服务。除了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建卡贫困户全部有低保兜底外,研究出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的实施办法,把贫困对象的低保线提高到扶贫标准线。继续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就业资助力度,全面落实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对贫困家庭有大学毕业生的,至少安排一个定向的就业岗位,通过孩子的就业带动家庭脱贫。要将全区建卡贫困户中长期患病、重症病人,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避免因病致贫。

第四,加大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倾斜。对应该搬迁而尚未搬迁的建卡贫困户,在原有普惠政策基础上,通过增加补助标准、贷款贴息、优先安排“地票”交易等措施,加快探索建立周转金制度,确保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应搬尽搬早搬。

第五,加大贫困村金融服务的倾斜。支持村镇银行、农民金融互助组织发展,扩大“三权”抵押融资规模和小额信贷投放,不断推出低门槛、低利率、广覆盖的新型金融产品,探索发展各类农业保险,强化对贫困村的金融支持。

四、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一)深入开展调研。区级联系领导、各对口帮扶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驻村工作队人员务必在7月20日前到所联系贫困村开展调研,对该村产业发展、贫困人口现状、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调研要切实沉到基层,走进贫困户,全面细致掌握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贫困群众的所期所盼,深刻分析致贫因素和脱贫困难,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方向准”。同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按照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的验收标准,每个贫困村都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整村脱贫实施方案,于7月31日前经区级联系领导签字审定后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二)加强汇报对接。一是积极对接市上推出的“1+1+N”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对接落实黄奇帆市长提出的“8+12”政策,要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意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政策尽快落地见效。这项工作请于峰--牵头,林光--协助,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具体负责。二是区级各部门要提前策划准备好项目,主动对接市级部门,积极争取一批涉农基础设施项目落户--;要根据全区贫困村实际情况策划一批扶贫项目,积极争取市级部门更多的政策向我区倾斜;要注重左右衔接,主动加强与扶贫部门、其他行业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沟通,结合本部门职责及时解决贫困村整村脱贫过程中的问题。三是区扶贫办要进一步加强与市扶贫办的对接,详细了解全市扶贫攻坚工作的新要求、新政策,尤其是要全面了解扶贫攻坚验收的细则。四是各乡镇要及时向联系区领导汇报扶贫攻坚的推进情况,向对口帮扶部门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区领导和有关部门要亲自研究帮扶贫困村的脱贫推进工作,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做好宣传发动。一是各乡镇街道及区级有关部门要召开全体职工会、村组干部会,各贫困村要召开村民大会,并采取开辟专栏、印发资料、悬挂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各级扶贫工作会议、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和扶贫攻坚政策措施,做到宣传到村、动员到户、明白到人,形成全区上下理解、支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体作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营造强大宣传声势。三是各级各部门要把政府主导作用引领与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行自主扶贫,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内在活力,充分发挥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切实把握好舆论宣传的度,引导群众形成合理的预期,决不能吊大群众胃口,决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四是加强政策激励和舆论引导,大力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广泛动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开发。

(四)倒排时间进度。一是区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区扶贫攻坚的统一部署,严格把任务靠实、把目标盯紧、把责任落实,明确时限、抓住节点,紧扣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二是区扶贫办要围绕扶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结合全区贫困状况,分类制定扶贫攻坚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建立明白账、实行倒计时,真正形成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倒逼机制,确保各项扶贫攻坚任务按时完成。三是各行业部门要结合本单位职能职责,合理制定扶贫帮扶进度计划,形成条块结合、步调一致、同向并行的工作格局。四是各乡镇街道要结合乡情村情,合理拟定总体目标、阶段计划,建立扶贫攻坚动态台账,认真把贫困户增收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扶贫搬迁人数、减贫人数等重要指标任务分解到村、到人,时间到排到旬月和时点,真正做到时刻心中有数、手中有账。五是各贫困村要全面建立贫困户脱贫致富明白卡,实行限时更新、动态管理,确保计划明确到户、任务落实到人。对于个别特例,可根据资金筹集、任务完成和群众积极性等情况,对阶段计划任务作适当调整,但总体只能加量、提前,不得延缓、押后。

(五)统筹抓好“三农”工作。政才书记一直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去谋划、去推动。为此,我们一定要在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当前的“三农”工作。当前,正是“三农”工作的黄金时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力抓好烤烟生产、夏蚕、乡村旅游、防疫等工作,尤其要抓好涉农的民生实事和农业农村的安全稳定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们!我区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目标已经确定,号角已经吹响。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记使命、顾全大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凝神聚力,克难攻坚,决战决胜“脱贫摘帽”历史性任务。

帮扶单位领导表态发言5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历时7 年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经基本完成,我国扶贫开发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继往开来的转折时期,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大和--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的成就和经验,讨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部署今后2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八七”扶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发展缓慢,贫困现象仍很突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 2.5 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差、 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需要下更大的力气,才能较快地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起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力争用7年的时间,到2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 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7年来,全党动手, 全社会动员,各方支持、 合力攻坚,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592 个国定贫困县累计修建基本农田6012万亩,新增公路32万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36万公里,解决了5351万人和4836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5%、89%、69%和67.7%,其中部分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定贫困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4%,年均增长7.5%; 工业增加值增长99.3%,年均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近1倍,年均增长12.9%; 粮食产量增长12.3%,年均增长 1.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8元增长到1337元,年均增长12.8%。 所有这些指标都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辍学率下降到6.5%; 对贫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重新改造和建设,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所缓解;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明显提高;95%的行政村能够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经过 7 年的扶贫攻坚, 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 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 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央确定的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一件大事,而且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壮举。

扶贫开发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稳定,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对于继续推进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历史责任。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分别于1994、1996、1999年三次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和中央其他领导--,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年加大扶贫投入,由1994年的97.85亿元增加到20--年的248.15亿元,累计投入中央扶贫资金1127亿元,相当于1986年至199 3 年扶贫投入总量的3倍。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 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把扶贫开发摆到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保证。

第二,从我国基本国情和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农村的贫困问题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消除贫困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二十世纪末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合理确定贫困标准,规划重点扶持范围,制定分年度的具体任务和措施,事实证明,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激励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证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贫困标准和扶持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是扶贫开发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第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大改革。救济式扶贫可以缓解群众一时的生活困难,但不能使他们真正摆脱贫困。发展是硬道理。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发展贫困地区生产力。在扶贫攻坚中,我们始终把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作为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水平和效益,扶贫措施到村到户,有效地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强了他们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发式扶贫,是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是扶贫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第四,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眼于贫困地区的长远发展。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期间,各地在开发自然资源、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尤其是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疾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稳定发展和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基础。

第五,实行政府主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扶贫开发是政府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扶贫开发丰厚的社会资源。我们坚持把动员全社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坚持不懈地开展定点扶贫。东部发达省、市大力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工作,支持建设项目,帮助输出劳务。社会各界积极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开展了各种扶贫活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全社会扶贫济困的生动局面。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全社会动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扶贫方式。

第六,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这些年来,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许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就是在国家支持下,主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改变了自己的面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搞好扶贫开发、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决定因素。

扶贫开发的历程是不寻常的。总结扶贫开发的成就和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一是,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使全国人民共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但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使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一最基本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社会主义为消除贫困提供了制度保证。离开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离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物质基础,要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是根本不可想象的。扶贫开发的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是,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地域辽阔,由于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搞平均主义,或者任凭差距扩大,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缓解和消除贫困、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扶贫开发,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扶贫开发的成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每一步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扶贫开发,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向贫困宣战,从本质上讲,是我们党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离开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扶贫开发就不可能成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实践----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是,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繁荣和国家富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良的道德传统。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的动人事迹层出不穷,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先进典型到处涌现。这些优良传统推动着扶贫开发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目标和任务

在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扶贫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是在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大面积绝对贫困现象明显缓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全面分析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正确制定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对于进一步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要正确分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状况。过去,我们扶贫开发的目标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按照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解决温饱的标准, 目前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3000万人,这是需要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特别关注、重点扶持的特困群体。目前已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于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一遇灾病,不少人又会饱而复饥,暖而复寒。近两年,由于大面积、长时间干旱,贫困地区的返贫率很高。这些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巩固、在温饱线上徘徊的贫困人口,同样需要继续扶持。帮助这两类人口尽快解决温饱并稳定脱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现象相当普遍。经过这些年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分布也越来越集中。目前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特别是集中在这些地区的贫困乡村。这是目前贫困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应当适应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的这一变化,确定下一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和范围。

其次,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性。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实现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适应这一总体任务的要求,贫困地区要加快发展步伐,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为达到小康创造条件。如果到20--年,农村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或者还在温饱线上徘徊,我们就没有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国的贫困地区,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如果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发展,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大扶贫投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必将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三,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开发的新特点。我国的扶贫开发是在商品短缺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转变的过程中进行的。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商品包括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的情况下,扶贫开发受到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技术落后、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市场竞争能力还比较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配置客观上不利于向贫困地区流动,这与过去主要由计划配置资源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农产品供过于求,普遍卖难、价格下跌,靠一般地发展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难度越来越大。这也是近两年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返贫人数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开阔工作思路。要适应市场供求变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要调整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广开就业和增收门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加大各级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导向、资金投放、项目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探索出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推进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第四,要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也是一项宏大的扶贫开发工程,是通过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推动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的几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快交通、通信、能源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都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展开,必将对西部贫困地区发挥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要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项目相互衔接和配合,发挥综合效益,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变面貌的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扶贫开发的新形势,认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巩固扶贫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康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此,中央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根据这个奋斗目标,今后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一是尽快解决3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二是帮助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巩固的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

《纲要》提出的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充分考虑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是实事求是的,也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对于解决目前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难度,我们要有清醒的估计。剩余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的地方。有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对于巩固温饱成果的难度也要有足够的估计。由于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目前农民增收比较困难。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起点低,家底薄,缺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增收难度更大。巩固温饱成果,关键是改变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社会事业。这方面贫困地区的基础很差,欠帐很多,没有大的措施,不花大的力气,很难见到成效。因此,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有许多有利条件。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高度关心和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已经建立起了强有力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体系;今后20--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有能力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经过多年探索,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党政机关、沿海发达省市及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扶贫开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不甘落后、战胜贫困的决心和干劲进一步增强。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是能够如期完成的。对此我们要充满信心。

三、突出扶贫开发的重点,落实工作责任

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要坚持以往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要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经过长时期的艰苦努力,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过去的国定贫困县,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多数实现了扶持目标。为了适应扶贫开发的新形势,《纲要》根据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和特点,把国家扶持的重点放在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一些特困地区。现在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实力又比较弱,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必须给予重点扶持。当然,东部省份也有一些地区还比较贫困,但考虑到东部省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比较高,可以主要由省里自己来进行扶贫开发。本着集中连片的原则,在中西部的上述四类地区内,综合考虑全县农民的收入水平、贫困人口数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因素,确定一批扶贫任务大的县,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予以重点支持。这样做,重点更加突出,大多数贫困人口基本上得到覆盖。

(二)各级政府的责任。总的要求是: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省级政府对本地区的扶贫开发负有总的责任。这次《纲要》强化了资金到省、权力到省、任务到省、责任到省,增强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中央扶贫资金的分配,主要根据贫困人口和贫困程度补助到省,由省统一安排使用。中央扶贫资金的使用,既强调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用于重点县的贫困乡村,同时对中西部上述四类贫困地区的其他县的贫困乡村也给予适当支持。这有利于省级政府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按照中央制定的原则,全面负责规划和组织本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确定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乡村,提出推进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督促检查,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讲省负总责,就是在增强省级政府统筹能力的同时,加大省级政府的责任。

组织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县。在农村工作中县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中央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是要进一步突出县一级的扶贫责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考核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领导干部的工作,首先要看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看群众的温饱问题是否解决,贫困农户的收入是否增加,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否改善。县是组织扶贫开发的基本工作单位。我们讲县抓落实,就是要求县委、县政府负起具体组织贫困乡村进行扶贫开发的责任。

在目前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强调扶贫开发到村到户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扶贫开发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尽快解决最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到村到户,就是要工作到村、措施到户。要根据每个村、每一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包括具体项目、帮扶单位、资金来源、技术保证和工作责任,都要明确。县、乡领导干部要直接联系和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具体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三)研究制定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规划。这是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明确:要以县为基本单元、以乡村为基础制定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省的扶贫开发规划;扶贫开发规划要纳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规划要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相衔接;规划要充分论证,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贫困农户、基层干部、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规划确定下来后,就要坚决执行。

四、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确定了今后20--年我国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是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抓好落实,确保《纲要》的顺利实施。

(一)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千方百计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在贫困地区,农业仍然是基础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首先要加强农业基础。一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这是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二是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许多贫困地区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条件,发挥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要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防止强迫命令。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农产品生产,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有关部门要采取鼓励措施,帮助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带动贫困农户进入市场。要有计划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农村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稳妥地扩大贫困地区劳务输出,是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要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实现流动就业。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这是贫困地区巩固温饱、脱贫致富的一项根本性措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改善贫困乡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财力、民力有限,不能齐头并进、急于求成。哪些先搞,哪些后干,要按规划、分阶段地进行。先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是解决治水、改土、修路、通电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二要注重工程质量和效益。每一项工程都要科学论证,精心施工,确保干一项、成一项,真正发挥作用,使群众长期受益。三要注意工作方法。一家一户能够干的,就动员和组织群众自己干;一家一户干不了,需要全村甚至几个村联合完成的,一定要按照民主程序,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把好事办好。要继续实行以工代赈政策,扩大以工代赈规模,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脆弱是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开发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使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搞好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促进贫困地区社会全面进步。贫困地区要在努力解决温饱、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这是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方面。一是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二是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三是努力做到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变贫困地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状况。四是改善贫困地区的卫生、医疗条件,积极防治地方病,增强贫困人口的体质,减少因病返贫人口。五是搞好计划生育,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人口增长给脱贫带来的压力。贫困地区发展社会事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经济承受能力,不准不切实际地下指标,不准搞任何形式的达标升级活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在安排工作时,要从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四)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的要求,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扶贫资金。这不仅是扶贫开发的基本保证,而且对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国内需求都具有现实意义。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看,也是可以做到的。中央财政要根据财力增长水平和扶贫工作需要,逐年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要继续安排扶贫贷款,增加贷款总量。扶贫贷款继续执行统一优惠利率,优惠利率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差额由中央财政据实补贴。农业银行要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程序,适当放宽扶贫项目贷款的条件,根据产业特点和项目情况,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使扶贫贷款更有效地发挥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经济的作用。要继续实行小额信贷,并做到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同时,必须进一步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国务院扶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修改和完善《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要建立国家扶贫资金项目监测网络,强化监管。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乡、村两级必须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对挤占、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五)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续动员全社会扶贫济困。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以及社会各界开展的扶贫济困活动,要继续坚持下去,搞得更有成效。对此,我再强调几点:第一,党政机关定点联系、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地方机构改革以后,部门调整了,人员精简了,但扶贫开发工作不能削弱。中央国家机关在定点扶贫中要继续发挥表率作用,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县、乡帮助工作。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定后,国务院扶贫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央国家机关新一轮的定点帮扶工作尽快提出方案。第二,沿海发达地区对口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要探索新的协作方式,拓展协作领域,扩大协作规模,提高协作水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进一步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能够带动贫困农户进入市场的龙头企业,实现东部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的资源、市场优势的有机结合。第三,社会扶贫要开阔思路,注重实效。捐款捐物,解难济困,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潜力很大,要继续做好动员组织工作。从长远看,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小康,要更加重视开展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到贫困地区创业。鼓励教育战线的干部、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都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里,我特别讲一下关于少数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移民搬迁问题。这项工作非常复杂,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一要制定具体规划,切实搞好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进行,千万不能一哄而起。二要坚持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决不允许搞强迫命令。对于纳入规划而一时又不愿搬迁的群众,要充分理解他们故土难离的感情,耐心细致地做好动员说服工作。三要从实际出发,哪些群众确实需要搬迁,采取什么形式搬迁,搬迁如何组织等等,都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四要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搬迁扶贫的根本目的是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要做到搬得出来、稳得下来、富得起来。同时,要做好迁出地的计划生育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防止人口再度膨胀,确保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移民搬迁政策性强,责任重大,要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在县内开展的移民搬迁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跨县的由省级政府统一协调。

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心,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一,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的各级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切实转变作风,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带着感情了解农民群众的疾苦,研究当地脱贫致富的具体办法。省、地(市)领导干部都要联系一个县、一个乡或一个村,争取每年到村里住上几天,掌握第一手情况,加强对扶贫工作的具体指导。县、乡领导干部都要蹲点扶贫,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在贫困地区要十分珍惜财力、民力,减轻农民负担,让群众休养生息。每项扶贫工程都要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确保取得实效,不能盲目上马,给群众造成负担,绝不能搞那种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要注意保持贫困地区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扶贫开发工作的连续性。注意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使扶贫开发的过程成为培养和锻炼干部的过程。只要各级领导干部扎扎实实地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完成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扶贫开发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贫困乡村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为重要。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动力,搞好贫困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真正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乡村两级干部懂得: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在贫困地区,就是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子;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就是要努力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

第三,严格督促检查,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工作。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对原来的统计监测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考核扶贫工作的成效,既要准确地统计每年解决了多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还要反映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情况。统计部门要认真研究新阶段贫困统计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监测方案,做好有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检查。检查规划执行情况、措施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作进展情况。扶贫开发工作做得如何,要看实际效果,看群众的评价。对在扶贫开发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要进行宣传表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对违背党的政策,侵犯农民利益,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处理,及时纠正。要重视发挥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通过监督检查和建立必要的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以利于扶贫开发事业的健康发展。

各级扶贫工作机构承担着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要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关心扶贫机构的工作,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地县扶贫工作机构在机构改革中要保持相对稳定。

扶贫开发是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新阶段的扶贫开发目标更宏大,任务更艰巨。让我们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夺取扶贫开发的新胜利。


1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