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

| 泽慧

4月8号晚上,《〈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以下是奉上今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辞和人物事迹,让我们一起感受榜样的精神,致敬向上的力量!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

逢人来家拜访,俞鸿儒总会迎到电梯口,等候客人上来。

虽然岁月压低了个头,但他的腰杆依然笔直。看外表,很难想象他已经94岁,心脏放了支架,股骨还做过置换手术。

年纪大了难免念旧。俞鸿儒时常想起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攻读研究生时,先后跟随的三位导师——钱伟长、郭永怀和林同骥。这三位力学大师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永怀更是“两弹一星”元勋。

俞鸿儒的人生还与另一位“两弹一星”元勋有过交集,那就是力学所的创始人、首任所长钱学森。俞鸿儒的办公室是311,恰好靠近钱学森的办公室,他得以不时给钱学森打个下手,近距离感受大师的言传身教。

1975年,社会上“批林批孔”运动声势浩大。“鸿儒”两字容易招事,钱学森两次建议俞鸿儒改名,连名字都替他想好了——“轰儒”,这样一来,发论文时署名的拼音都不用改,尽显关切之情。

俞鸿儒自认是郭永怀布下的一颗“闲子”。围棋高手对弈,喜欢下几手闲棋冷子,看似无用,却对未来战局影响巨大。

这一“闲子”在工作考核上看起来似乎很闲,却搞出了巨大响动——他在初期的实验中曾多次发生爆炸事故,也因此“炸”出了一条新路。

多年后,因对我国高速风洞研究的卓越贡献,俞鸿儒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经常感叹自己此生幸运,得遇数位科学大师,以及他们所提供的宽松环境。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2】

1973年,刘玲琍出生于衡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她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对她特别好,但却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刘玲琍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字、学习说话的话,生活就能改善很多。那时,小小的刘玲琍就萌发了一个念头:长大了当一名教师,要帮助聋哑人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一样工作和生活。后来,刘玲琍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此与特教结缘。她心中的梦也更加清晰:她要用爱和真诚给特殊孩子点亮希望,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她,却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与听障教育事业连在了一起,与她的听障学生们融在了一起。

2005年,是刘玲琍人生中最寒冷的一年。那一年,32岁的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儿子7个月大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我感觉天都塌了!在家里痛哭了好几天。自己一心扑在对听障孩子的教育上,32岁才怀孕生子,怎么偏偏孩子也是先天听障?”刘玲琍重新振作起来,前思后想,既不耽误学生也能顾全儿子的“双全法”只有自己勇敢去闯,她决定一边工作,一边自己训练儿子说话。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3】

1997年夏,俞鸿儒被一辆飞驰的自行车撞断了股骨。住院、开刀、做股骨头置换手术,要一关一关地过。

在他住院期间,实验室里的年轻人夜以继日地轮流照顾他。有了大把时间与后辈相处,他谈论最多的是这个实验室的历史。他回忆钱学森、郭永怀回国以后如何重视高超声速实验研究,实验室同事如何从气瓶开始做激波实验,还有数十年来实验室的研究对国家相关事业的意义和作用……直说得年轻人心潮澎湃。

后来,中科院领导和专家们在评议这个实验室时惊异地发现,这批年轻人心中的事业,不是紧紧围着钱转,而是紧紧联系着书中的课题、实验、计算、理论和分支学科。

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使俞鸿儒深深懂得,青年人才是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希望。为此,他甘心为后辈铺路搭桥。

他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搞风洞建设,搭了一个戏台,今后戏唱得好不好就要看年轻人了。”

他也是这样做的,甚至把自己应得的荣誉拱手相让。

2016年, JF-12激波风洞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虽然这一成果是在俞鸿儒的技术思想指导下完成的,但他主动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功劳簿的最后。他说:“奖项排名对我们这些老人已经不重要了,对年轻人有用,应该让他们经常走到台前。”

在这种放手、铺路、搭台的精神传承中,俞鸿儒领衔的科研团队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引、容纳人才。

俞鸿儒是有大智慧的人,总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对的事。

在俞鸿儒的指导下,以激波管组为主要班底,中科院高温气体动力学开放实验室于1994年成立。2011年12月,其升格为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俞鸿儒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自力学所建所以来,该实验室是研究方向保留最完整的,人员也最齐整。这其中饱含着俞鸿儒的心血。

在这里,形成了“以信念引领科研”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年轻人的信念,引导他们找到人生目标,从心里喜欢并走上科研道路。

俞鸿儒时刻心系LHD的发展,直到最近两年,90多岁的他还坚持到力学所小礼堂参加LHD的学术年会。

在跟大家相处时,俞鸿儒丝毫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即使向青年学者提建议,他也非常客气。

由于他为人随和,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气动实验专家,后辈遇到问题时,经常会请教他,甚至去他家里。他总是爽快答应,并和老伴儿一起热情招待。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4】

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卅载春秋,只为静待花开。1991年,她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32年来,先后培养80多名学生。为了在带班中途不换老师,她怀的第一个孩子没敢要,直到32岁才有孩子,但不幸的是,孩子在8个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刘玲琍白天教学生,回家教儿子,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训练,她的儿子终于能正常说话,进入普通学校就读,2023年高考,取得超本科线近30分的好成绩。在她的教育培养下,20余名听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成功考上大学,80多名听障孩子回归社会,有的成为设计师、教师,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成为糕点师、园艺师,有了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潜心探索,奏响教研“乐章”。由于听力缺陷,聋哑学生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学习语言十分困难。为帮助学生发准音,她反复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变化,或者将孩子的手指伸进她的嘴里,触摸发音的位置。每天下班,她都声音嘶哑,说话困难。但是,每当孩子们用含混的声音喊出“刘老师好”时,每当那些快要失去信心的家长听到孩子喊出“妈妈”,抱着她流下滚滚热泪时,刘玲琍的决心和信心都更加坚定了。在多年从事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她把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的训练方式进行改进,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了“舌操”和语训教材,都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她撰写的《聋校语文教学应做好“三个转变”》等20多篇论文多次在全国、省里获奖。

坚守清贫,用行动践行初心。她常说:“儿子和学生,都是我的天使,需要我守护。”作为衡阳特殊教育界的名师,许多康复机构曾向她抛出橄榄枝,但都被她拒绝了。多年来,她独自抚育儿子,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依然资助4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虽然每周要上20多节课,忙得像陀螺一样,但她依然第一个报名参加“送教上门”,到社区里为那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上课,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5】

自2009年8月起实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以来,田垄间经常能看到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稻农共同劳作的身影。2015年,杨华德以第三期中国农业专家身份开始坚守在布隆迪,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产和生活。

“我们几乎每周都出差,经常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其他区县的水稻田里工作。”杨华德表示。在布隆迪的每位中国专家都皮肤干涩、双手皴裂。

考察田地,带领村民种植杂交水稻,检查秧苗生长和健康状况,培养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层层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中国农业专家组深入布隆迪的田间地头,足迹遍布该国14个省,通过对不同区域水稻栽培调研和试验,为稻农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解决了当地山区因稻瘟病减产甚至绝收的难题,帮助布隆迪农民大幅提高水稻产量。中国农业专家将14个省的36个示范村水稻产量从平均每公顷约3吨提升至9-10吨,为提升该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小时候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杂交水稻帮助这里的村民孩子吃上了饱饭,我十分欣慰。”1964年生的杨华德说。2018年,中国农业专家组将吉汉加县宁加4村确定为首个水稻减贫示范村,村民夏尔同年起跟着杨华德等中国专家学习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6】

孟二梅,女,汉族,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24年4月,荣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

孟二梅是北京市门头沟区落坡岭社区干部。

2023年7月30日K396次列车被暴雨滞留在落坡岭站。孟二梅接到任务,积极救助滞留乘客,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情况下,她带领社区300名老弱病残居民,想尽办法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她的一句“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感动了无数人。一场暴雨,一场灾情,让全国记住了一个地名和一群人,也让我们记住了孟二梅。

扎根落坡岭社区二十三年的孟二梅,熟悉掌握居民家中情况。每当婚丧嫁娶、孩子满月、乔迁动工、老人生病等时候,她都会帮忙,尽心尽力,居民们的口头禅是“有事儿就找二梅”。

一场特大暴雨在2023年7月侵袭京西大地,落坡岭社区附近,K396次列车滞留,这次陷入困境的是近千名乘客。当时的落坡岭社区断水断电断联,仿若“孤岛”一般,但也是距离K396次列车最近的“安全岛”。和外界断联前她接收到的最后一条信息是:“二梅同志,你务必保证转移至落坡岭乘客的安全!”。

仅凭社区300余人安置近千名乘客难度可想而知,在暴雨不停、条件有限的困难面前,孟二梅没有退缩!孟二梅立刻赶到现场,分批往社区带人,脑中则是迅速盘算着可用的物资、可行的方案,应急所是党员活动室、党群活动中心、办公室、服务站和居民家中。她拿出家里所有物资帮助被困乘客,带领社区干部群众熬粥、煮挂面、切咸菜。粮食吃完就带大家到地里摘蔬菜。她坚定地道出:“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坚决不能让他们饿着”。她和群众在一起整整两天,面对断水、断电、断网的极端情况,依然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解决了近千人的食宿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无声的承诺。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7】

38年前,张连钢走出大学校门,来到青岛港机关上班。待了不到10个月,这个23岁的年轻人主动请缨,投身港口一线。从参与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泊位建设,到“六五”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内第一台采用全可控硅直流调速集装箱桥吊的安装、调试,再到主持完成大型轮胎式起重机移动供电技术创新,他用自己的青春,一次次为科技强港贡献着力量。

“爱拼才会赢,当时年轻,就想到一线闯一闯。”张连钢说。

在外人看来,最能显现不服输劲头的,还是他带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团队,参与自动化码头建设。进入21世纪,我国港口在码头硬件、装卸效率方面世界领先,但在全自动、半自动化码头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2013年,青岛港集团党委决定启动建设自动化码头,反复遴选之后,决定任命张连钢担任“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

对于张连钢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当时,他刚做完一次大手术,正处于康复期,医生告诫他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份重担,挑还是不挑?

“咱不能一直跟在别人身后跑。”靠着不服输的劲头,张连钢挺身而出。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8】

在繁华的香港,有一位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她的故事震撼人心,让人深感敬佩。

自幼失去光明的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了眼球。然而,黑暗并没有阻止她追逐梦想的脚步。她勇敢地选择了学习钢琴,尽管遭遇了许多老师的质疑,但她始终坚定信念,不退缩。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反复听录音背诵,最终学会了弹钢琴,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才华。

不仅如此,萧凯恩还勇敢涉足歌坛。她先将旋律铭记于心,再通过千遍的练习熟读歌词,用声音诠释着内心的情感。她的歌声深情而动人,充满力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20岁时,萧凯恩已经赢得了超过70个音乐比赛奖项,她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并没有因为身体残疾而自怨自艾,反而积极参与义演筹集善款,甚至不惧艰辛前往贫困山区担任义工。

萧凯恩用她的行动诠释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真谛。她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就能在逆境中绽放光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9】

首建新功、首用必胜……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有一面浮雕文化墙,上面24个以“首”开头的词语,无声彰显着该大队创造的一项项纪录、铸就的一个个辉煌。浮雕正中央,是一个遒劲有力的“首”字。正是这种“首”字当头、敢闯敢拼的精神,让大队官兵一次次站上通往胜战的新起跑线。

“首”字背后,是披荆斩棘、不畏艰险,是勇闯新路、探索未知。“首”,也是该大队自组建之日起,融入血脉的作风传承,更是他们在战火硝烟中熔铸出的鲜明标志。战场竞争是最残酷的竞争,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对抗,军事领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未来战场环境变幻莫测,要想打赢,就得想别人没想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大队官兵善闯新路、勇建新功,探索出一条战斗力快速生成的转型之路。换装轰-6K战机后,他们首飞不到7个月,即执行南海战巡任务;不到10个月,就前出第一岛链遂行远海任务。打赢的铁拳越攥越紧,越挥越有力。

“按部就班永远只是追赶者,敢于创新才能成为领航者。”决胜未来战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搬,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只有大胆试、大胆闯,才能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该大队在强军兴军征程上潜心砺剑、自我超越,有许多敢于尝试的“第一次”,展现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识。他们深知,“没有一成不变的胜利,只有不断地创新突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全军官兵应学习该大队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崇尚创新、有我无敌的精神,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准确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掌握新装备、提高新技能、探索新战法,人人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让创新之火在战位燃烧,让创新之花在军营绽放。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0】

2023年,张雨霏参加了福冈游泳世锦赛、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杭州亚运会、世界泳联世界杯三站(柏林、雅典、布达佩斯)等比赛,共比了59项次,获得23金4银2铜。“张雨霏”这个名字,响彻在各大赛场上。

2023年7月,在福冈游泳世锦赛中,张雨霏在女子100米蝶泳中逆转冲刺获胜,打破了自己世锦赛无金的“魔咒”。

从世锦赛急速“转场”后,张雨霏又在大运会中连续7天参赛、每天最多进行4场赛事,共参加9个项目(4个单项、5个接力项目),包揽所参赛项目金牌的同时,先后8次打破赛会纪录。

2023年9月,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行。张雨霏参加了女子50米蝶泳、女子100米蝶泳、女子200米蝶泳、女子50米自由泳、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等6个小项的比拼,共获得6项金牌,并打破1项亚洲纪录、6项亚运会纪录,被评为“最具价值运动员”。9月28日晚,张雨霏顶着高烧参加比赛,充分展示了她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紧接着在去年10月的世界泳联世界杯比赛中,张雨霏在女子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两个项目上,实现了三站比赛的三连冠,而在50米蝶泳比赛中,张雨霏收获了三枚银牌,张雨霏也凭借6金3银总积分166.2分的成绩获得年度第三名。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1】

杨华德,内江市威远县农业农村局的水稻专家、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推广杂交水稻是杨华德在布隆迪的工作重心,他带去的种植技术和品种,让布隆迪的水稻单产增加3倍左右,总产量增加了约4倍,大大缓解了当地的吃饭压力。

自2015年杨华德援非以来,近9年的时间,这位四川汉子用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个月下乡25天,带动布隆迪这个非洲国家水稻增产两倍以上,大大缓解了当地粮食压力,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摆脱贫困与粮食困境的“金钥匙”。

2024年,60岁的杨华德开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过“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友谊和智慧,播撒在这片非洲大地上。他不只带来了优质稻种,更是传递中非友好情谊的使者。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2】

1998年,张雨霏出生于江苏徐州。她的父亲是游泳教练,母亲曾是游泳运动员,后来当了小学体育老师。

出生于体育世家,张雨霏从小跟着家人去游泳馆。3岁时,不知道父亲还是母亲,尝试将她“扔”下水,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游泳之路。

张雨霏4岁时,父亲意外去世,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

母亲曾纠结过要不要训练张雨霏,因为当运动员很苦。后来发现女儿很有游泳天赋,还是狠心将她送到了市游泳队接受正规训练。那时,张雨霏才5岁。

母亲之所以不自己训练,是担心自己舍不得女儿那么累。之所以送到游泳队,是看到孩子的潜力,认为应该最大程度地支持她,给她最大的发展空间。

天下父母都是这般纠结吧。

天赋加努力,让张雨霏很快崭露头角。2010年,12岁的她在省运动会上拿到2块金牌,凭此进入江苏省游泳队。3年后,她又进入国家队。2015年,17岁的她参加游泳世锦赛,预赛成绩打破了青年世界纪录,因此被寄予厚望。

一路成绩的背后,是每天10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她喊过累,也哭过,有过看到游泳池就烦的时候,不过都在教练和母亲的鼓励中坚持了下来。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3】

牛犇,原名张学景,1935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内地男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北京华谊凯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艺人。

2023年,年近九旬的牛犇参与演出的四部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70多年来,他精心刻画了200多个经典银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会全力以赴。为了演好角色,他常常潜心在生活中学习各种技能,他从不给别人添麻烦,没有助理,不用替身,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跌倒哪爬起来。

在作品中,他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见证了新时代的开启。牛犇劝告年轻人,爱电影的鲜花和掌声,也要为电影付出。

他始终依旧坚守在荧幕前,坚持拍戏。尽管多年的演艺生涯让他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但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妻子,都保持着极为节俭的生活态度。他更是资助了近百位学生,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4】

她既不是杰出的科学家,也不是闻名遐迩的英雄人物,她只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的一名普通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然而,正是这位普通的女性,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成为了社区居民的守护者,也成为了全社会的精神标杆

她的名字在2023年的夏天,与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紧密相连

这场暴雨导致K396次列车被迫滞留在落坡岭站,近千名乘客面临生存危机

2023年7月,北京地区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她在落坡岭社区与外界失联前接收到的最后一条信息是:二梅同志,我责令你务必保证转移至落坡岭乘客的安全!

“责令”二字,是责任,是任务,更是无言的承诺

落坡岭社区物资储备少、老年人口多,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孟二梅接到任务时,没有丝毫犹豫。她的眼神坚定,语气果断:“我们有一口吃的,就不能让他们饿着!”

孟二梅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在普通的岗位上,也能够发光发热,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她的故事,是对我们每个人的鼓舞和激励,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岗位上的英雄。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篇15】

牛犇,一位拥有丰富舞台和银幕经验的资深演员,他的演艺生涯堪称传奇。他塑造的200多个银幕形象,无论是《牧马人》中的郭谝子,还是《花样年华》中的王裁缝,都深入人心,让人难以忘怀。他对待每一个角色都倾注了心血,没有助理,没有经纪人,凡事亲力亲为,他的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尽管年近九旬,牛犇依然活跃在银幕上,用他精湛的演技诠释着生活的百态。他说:“每一次登台或站在镜头前,我都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心灵放入角色之中。演戏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职业,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朴实而真挚的话语,让在场的嘉宾无不动容。

牛犇的事迹不仅在演艺圈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严谨态度和对艺术的热爱也激励了无数追梦人。在银幕之外,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鼓励年轻一代。他的善举和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24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