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庆领导致辞精选

| 宇优

致辞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大学校庆领导致辞精选,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大学校庆领导致辞精选篇1

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怀着崇敬与感恩,带着渴盼与欣喜,在举国上下喜迎第27个教师节的日子里,三中迎来八方嘉宾,共贺十年校庆。在此,我谨代表三中两百余名师生员工向出席庆典的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支持于都三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曾经为三中贡献心智、播洒汗水与辛劳的决策者、开拓者、建设者以及正在耕耘不辍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母校争光、关心母校发展的校友们、同学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借此机会,我把三中十年创业历程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简要汇报如下:

三中创建之初,面临着人力、物力资源匮乏、社会信任度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面临着董事会的高企盼、县委县政府“四个一流”的高标准、全国素质教育的高要求、新建学校发展需要的高速度等诸多挑战,为战胜困难,创造发展平台,我们选择了“自强、厚德、善学、笃行”之路。

三中的十年,是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从董事们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中寻求力量,从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中激发热情,从各地名校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一种团队精神,带好德育与教学两支队伍,建好领导、班级、备课组三个集体,突出抓好目标、过程、结果、发展四个管理环节,着力营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媒体教学、网络化管理、和谐校园、立体式发展的五个特色,整合董事会、领导、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六方资源;实现了办学的理念、条件、规模、机制、层次、质量和速度等七个方面的初步突破,形成了近三百个教学班、五千余名师生员工的办学规模。05年以来高考一、二本上线率跃居县普通高中榜首,历年中考重点上线率或高分段上线率居全县第一。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省市级学科竞赛获奖达300多人次,其中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获国家一、二、三等奖,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夺取全省第一名,在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少儿书画作品电视大赛中荣获少儿组银奖。培养了1名全省文科状元、3名中考状元、300多统招本科生。我们用实践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立大志,吃大苦,耐大挫,悟大道,担大任,创大业”的自强之歌。

三中的十年,是沐浴爱心、以德治校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又面对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面临的最急迫的任务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队伍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团队精神的打造。为此,我们每年组织诚恒博学求实创新的主题校本培训,引导师生员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学生观、成绩观”;县委县政府每一任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一级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三中的建设与发展,都给予学校正确的指导与极大的关爱,学校董事会给予学校无微不至的呵护;各兄弟学校、各兄弟单位、各界人士及广大家长,给予学校极大的厚爱与关心,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用心感受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情与爱,用实际行动去感恩董事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形成坚定的厚德基础,使“厚德”成为我们的治校之道。

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市“德育文明示范校园”,县“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和“校园环境达标建设先进单位”。

三中的十年,是兼收并蓄、虚心向学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特别是全县第一所民办学校,我们不能套用一般学校的发展模式,既无先例可依循,也无经验可借鉴,一切只能靠学习与探索。如果说“厚德”规范的是做人之道,那么做事之能就要靠“善学”才能提升。

我们承继“活到老、学到老”、精益求精的“善学”精神,将“善学”作为我们的兴校之源。我们利用可利用的各种机会与平台:向古人学,向社会贤达学,向兄弟学校学,向同事、朋友学,向实践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靠上去”、“沉下去”等形式,通过实施“筑基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为创建“学习型学校”搭建平台;立足“四基”、过好“八关”—学习策略关、阅读质量关、课堂关、用脑关、记忆关、表达关、练习关、条理关,养成终身生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每个成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的十年,是谋定即行、只争朝夕的十年。

面对新建学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时间短、起步晚、生源差、队伍散,没有可骄傲的辉煌历史,没有成熟而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没有现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新生学校所面临实际困难我们也都无法避免,要想改变状况、做出成绩,创出品牌、赢得信任,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必须学习谋定即行的“笃行”习惯,对各自工作做到“六包”和“五个在一线”,人人均能顶起一片艰苦创业、勇于创新、锐意创优之天。

随着第27个教师节的到来,三中将迎来了办学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将继往开来,把过去的十年当作一个平台、一种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超越,向三中第二个十年的发展目标迈进:由规范化办学转向特色化办学,把学校办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习型、服务型、绩效型”的家长信赖、学生喜欢、教师自豪、董事会高兴、人民满意的学校。

有董事会的激励,有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爱,有兄弟学校、兄弟单位及各界人士的支持,有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拼搏,我们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提前实现!

谢谢大家!

大学校庆领导致辞精选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亲爱的校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文法学院的教师张宇琛,很高兴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校庆典礼上发言,与大家共同见证岁月长河中这属于北理工的、也属于你我的沉甸甸的幸福时刻。

其实,在我被告知要为今天的发言做准备之前,我在心里就萌生过要以“秋”为主题和线索,对自己在北理成长的八年历程做一个文字梳理的想法,因为就是06年的那个深秋,我非常偶然又非常幸运的来到了这个沿着赤花山脉纵横延伸的广阔校园,成为这里的一名教师,我的人生也从此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今天,我翻出了几年前的日记,06年12月3号我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来北理工已经两周了,对这里的工作与生活也渐渐适应,每一个黄昏时分,我骑着新买的黄色单车沿着从教学楼到教师公寓的方向顺势而下,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意与草木气息相混合的‘秋的味道’,校园广播台传出《桃花朵朵开》的歌声,这竟然是真的——我是这个学校的老师,这些既已成年又稚气未泯的年轻人是我的学生。我的心被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填的满满的......”——八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读到这段文字时,当时的心情又一次混杂着“秋的味道”扑面而来——这就是我在北理的起点,是我人生重要的开端。

其实,生活可以有很多模式,但不论何种模式,“工作”始终是它的主线,尤其在人生的前半段,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工作”这条主线,安排生活,养成习惯,雕刻时光,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这就是我在北理的八年,八年来她就是我生活的“主线”,八年的时光,我和我的北理工一起成长,这份“成长”也是我们能够给予对方的最好回馈。

10年,就一所大学的生命周期而言,可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就在这10年中,我们的学校已经从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成绩,我想这样的成绩不单是来自于这些年来校园内拔地而起的林立栉比的高楼,更是源于高楼内灵动的北理精神、北理灵魂。我相信每一个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北理精神”,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可能不同,但是它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系统中,都以不同的感悟延展着殊途同归的价值。如果让我来总结这些年北理对我的精神引领,那就是八个字“相守、坚持、勤业、感恩。”

最后,在我结束今天的发言之前,请大家跟我一起用10秒钟的时间默默许下一个心愿,那就是——祝福我们的学校——生日快乐,桃李芬芳!

谢谢大家!

大学校庆领导致辞精选篇3

各位教师、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国际“六一”儿童节。我非常荣幸被某学校校聘请为名誉校长,与小朋友们一起共度这美好的节日。值此机会,谨让我向全体小朋友、少先队员们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并向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

少先队员、小朋友们,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挑战的新时代,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担的一代。古人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我真诚地希望小朋友们要珍惜美好的生活,不辜负人民的殷切期望,不辜负父母的厚爱,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品德,培养过硬本领,历炼健康身心,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文明的小公民,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用你们的行动来证明这个时代因你们而绚丽,未来的柳城将以你为荣!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过去的几年里,某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办学特色,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了“红领巾小交警中队”、“双休日雏鹰俱乐部”、“队员争星”等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成功打造教育特色品牌。当前,面临着深化教育改革趋势,我希望全体领导、老师求实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入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把培养下一代的工作做得更好!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历来是政府十分关注的大事,我身为名誉校长,也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将与学校全体老师一起并肩携手,与时俱进,为某学校的教育事业出谋献策、添砖加瓦,推进各项事业再谱新乐章、再创新辉煌!

大学校庆领导致辞精选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流光溢彩、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在全国人民喜迎之际,__学校迎来了建校30周年的盛大庆典。在此,我代表__学校全体师生向专程前来参加校庆活动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__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成长贡献了青春才华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以及正在为学校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全校教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敬意!

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__学校来说,却是她从诞生到成长过程之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30年前,就是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__县城关完小初中班、东关学校初中班完成合并,定名“城关联中”。当时,学校只有六口教室,一口办公室,招收了6个教学班300余学生,任课教师12名。教学设施极其简陋,教学条件非常艰苦。值得欣慰的是,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城区父老乡亲的大力援助下,__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办学规模、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学校占地40多亩,建筑总面积26000平方米,4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多人。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音美功能室、地生功能室、实验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47口教室全部安装电子白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从备课到上课,已经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当年艰难的创业经历已成为__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凝炼成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学校精神。

30年探索,30年创新。30年来,__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上世纪90年代后期,学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大力推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教育教学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进入21世纪,学校提出了“为学生发展立命、为教师成名立心、为学校辉煌立行”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进一步明确了“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全面实施校长领导下的年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学校中层领导全部下到一线,任课分级包学科,扁平化的管理体制,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0年磨砺,30年成长。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目标,积极推进以“师德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为内容的“三项工程”建设,通过“铸师德,塑师魂”、“名师磨课”、“岗位比武”等活动,完善机制,搭设平台,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目前,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人,泰安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星18人,新泰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星、教坛英才、优秀班主任等93人。基本形成了“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色教师——品牌教师”的梯级师资结构,实现了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八十年代的“目标教学”到九十年代的“三分教学”再到今天的“小组合作教学”,每一个时期,__学校都不放弃对教学科研的追求,每一次变革,都是着眼于“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服务意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校30年来,__学校以优良的育人水平和较高的教育质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央教科所远程教育科研示范校、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我校累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学生。截至目前,我校竞走队在国内国际各级大赛中共获金牌195枚,银牌298枚。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回顾30年的办学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在这曲折前行而流光溢彩的30年里,推动学校发展的,是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执著追求,是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是砺志笃学、荣校报国的理想志向,是团结凝聚、和谐奋进的人文力量。面对新的征程,我们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勇为人先、争创一流的__学校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学校管理,全方位深化教育改革,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把__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一流示范校。我们深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有社会各界朋友、各位校友和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顽强拼搏,__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

最后,衷心祝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福各位朋友、各位校友及各位老师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大学校庆领导致辞精选篇5

我常常想,大学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大师'、'大楼',更在于有一批'大'学生。我们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宽敞明亮的大楼,也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学富五车的大师,但更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一批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大'学生,只有这些年轻的面孔,才是一所大学的精魂之所在。虽然学生之于大学,如流水之于河床,如行云之于天空,但河床因流水而丰盈,天空因行云而高迈。大学,因大楼而大,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理固宜然。 我们青大,便有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让青大因之而'大'。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汇入校园的人流,他们是校园初绽的蓓蕾,是浮山湾源头的活水,是千林万木中的'最高枝';每年,又都有一批学子展翅离开校园,他们是在校园成熟的果实散播于各地,是浮山湾通往四面八方的灌渠。这样,校园不仅仅是在这一山一海之间,更是在从其中来、到其中去的'大'区域中;校园也不仅仅是在这一来一往之间,更是在来之前、去之后的'大'过程中。在空间上,青大因'大'学生而扩展;在时间上,青大因'大'学生而绵延。这就是青大之'大',大学之'大'。

青大坐落在黄海之滨,浮山脚下。她背靠着的浮山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她面对着的黄海涌动现代文明的波涛。浮山上长眠着的那位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默默地注视着青大学子,他或许有所忧虑,青大人能否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黄海之滨、浮山湾畔激荡着的波涛在时时地提醒着青大学子,它可能含蓄示意,青大人可否将辉煌的现代文明推向极致。博学笃志,深得先贤治学之精髓,明德求真实为国人修身之根本,守正出奇则是母校送给投身现代社会的青大人的青锋利刃。这个校训是很能体现青大个性的:它延续了对传统的继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自强不息、奋起努力、不甘心沦为人后的理念。校训精神的寄托对象,不仅是大师学者,更是千千万万的青大学子,是是在民族自强中孜孜以求、在国家建设中肩负重担的青大学子,这是对每一个青大人的要求:学问为人,当沉稳扎实,眼光品格,当朝气勃发;根须须深扎大地,枝叶要直插云天;要压得起担子,肩得起责任,要放得开手脚,闯得出天地。在青大修缮一新的教学楼里,每一个讲堂上都标有这个校训,正对着台下听课的学子,这是一种希望,更是一种鞭策:青大之'大',大学之'大',全在于学生之'大'学生。

大学与大学生,青大与青大人,实际上是处于一种互动的地位的:青大因学子而'大',学子也因青大而'大'。我相信,青大能激发每一个学子的潜力,将'大'发挥到极致,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百年的传统不用说了,伴随着近代中国成长起来的青大,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点缀于历史长河。正是这百年的传统,正是这在这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一批又一批'大'学生,造就了一种青大的精神。'青大精神',这个词虽屡屡被人言及,却似乎永远没有确定的含义。它近似于一种'言无言'的境界,只有亲身体会到了,才能切实的把握。但正是这种'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的精神气质,却让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学子感受到一种激励,接受了一份熏陶。它给了每一个学子一片海阔天空,让个性伸展,使眼光犀利;它给每一个学子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对于这样的'大',我不能置一词,但我相信,这样的'大'学,能培养真正的'大'学生;而大学的未来,又正在于它培养的这些'大'学生身上。有人说,只要青大教室和图书馆的灯还亮着,青大就还有希望,中国就还有希望。这话说得极有气质。青大,是在教室和图书馆的灯下学习的青大人;青大,也是由这样的青大人打造出的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希望的象征。我坚信,青大的灯,永远也不会灭!

作为一个学者、一名教员,我希望能象孟子所说的那样,'聚天下英才而教之',所以,能在青大任教,能担任这样一所精英荟萃的大学的校长,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荣幸。但每次漫步在校园里,每次站在青大的讲台上,我却又觉得自己更象是一个学生,青大是如此博大精深,能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俯首沉思、受益无穷。在青大,我真正感受到了大学之为'大'。因为是在这样一块圣地,每一个感染了她的精神气质的人,就会有一种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种庄严的使命感贯穿着每一个青大人,这校园神圣的火种才得以不熄,这校园的精魂才永远闪耀着理想之光。站在这讲台上,我可能是师长;面对青大,我却永远只能是学生。可是,我希望,是学生,我也要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是一个沐浴在这理想之光、精神之光中的青大人!

103736